近些年,隨著CTC檢測被納入多項診療指南中,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但很多人并不了解它,不清楚它有何作用。
CTC(即circulatingtumorcells),全稱為循環腫瘤細胞,是指從腫瘤病灶(原發灶或轉移灶)脫落并進入外周血液中的腫瘤細胞。
循環腫瘤細胞是一個具有異質性的群體,它們彼此之間在細胞大小和形態、分子表型、活性程度、轉移潛能、增殖潛能等各個方面可能都有所不同。
它們可能以單個細胞的形式存在,也可能是彼此之間或者與血液來源的細胞聚集在一起形成微小的多細胞聚集體(即循環腫瘤微栓),被認為是形成腫瘤轉移的“種子”,是認識腫瘤惡性行為的重要窗口。
作為惡性腫瘤遠處轉移的關鍵環節,CTC在患者血液中出現與否及其數量多少:①一方面代表了原發腫瘤浸潤進入血管的能力;②另一方面代表了在遠端器官形成轉移灶的可能性。
而所謂的CTC檢測,其實是推動腫瘤精準診療的液體活檢新技術,包括富集和鑒定分析2個步驟:首先需要根據其生物學或物理學特性進行富集,然后再根據CTC的基因表達或功能特點對富集到的細胞進行鑒定。
與侵入式組織活檢相比,CTC檢測具有樣本易獲取、可提供動態監測信息的優點;而與另一液體活檢標志物循環腫瘤核酸(ctDNA)相比,CTC為完整腫瘤細胞,攜帶有腫瘤細胞的多組學信息(基因組、轉錄組、蛋白組、代謝組等),且利用活細胞CTC可實現體外腫瘤細胞形態和功能的分析。
目前,已應用于腫瘤的早期診斷和篩查、評估分期、監測術后變化情況、遠處轉移及復發、驗證治療效果以及確定藥物敏感性等方面。
在不同的應用場景中,證據級別各有不同。
其中,在晚期患者治療開始之前的預后判斷及每個周期治療結束之后的療效評價方面,目前已積累了大量循證醫學證據,是最經典的臨床應用。
截至目前,CTC在乳腺癌中的研究最為廣泛,CTC可在乳腺癌患者的外周血中檢測到,可作為微小殘留疾病的替代標志,是早期乳腺癌無病生存率和總生存率的重要預后因素。
一項研究表明,在早期乳腺癌中,持續性CTC的檢測可能有助于確定是否需要進行二次輔助治療,而在轉移性乳腺癌中,CTC的檢測可能有助于更好的治療監測。
美國癌癥聯合委員會(AJCC)第8版乳腺癌分期系統也已明確:早期乳腺癌患者CTC≥1個/7.5ml提示預后不良。
所以說,動態檢測外周血CTC對于乳腺癌患者的復發轉移及晚期乳腺癌化療療效有著重要意義。
有研究表明,瘤體大、有淋巴結轉移、有脈管侵犯、有遠處轉移的胃癌患者外周血CTC/CTM檢出率高于瘤塊小、無淋巴結轉移、無脈管侵犯、無遠處轉移的患者,提示胃癌患者CTC檢出率與胃癌臨床病理特征密切相關,對胃癌的早期診斷和預后判斷有潛在的臨床價值應用。
Uenosono等發現CTC≥1個/7.5ml的陽性胃癌患者無復發生存及總生存明顯低于CTC陰性的患者,是胃癌的獨立愈后因素。
動態監測患者外周血中的CTC,檢測CTC類型和數量變化的趨勢,可能有助于實時監測腫瘤動態、評估治療效果及復發風險。
?結直腸癌(CRC)
在2018版專家共識中指出:在合理選擇CTC檢測平臺、控制檢測成本、制定并完善相應檢測指征及判讀標準的前提下,使用CTC檢測作為CRC早期篩查的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不論哪種檢測方法,對于CRC而言,外周循環中檢測到CTC(或CTM)即提示預后不良。CTC作為一種預后因子,可能優于傳統的病理學分期。
對于非轉移性CRC患者,術前外周循環檢測到CTC可視作腫瘤復發或遠處轉移的高危因素,術后應規律復查,密切隨訪,適當予以更為積極的治療。
對于轉移性CRC患者,研究表明不論在基線水平抑或接受輔助治療(包括化療和/或靶向治療)后,當外周循環CTC≥3個/7.5ml血液或檢測到CTM時,提示預后不良,相應的轉移性CRC患者的總生存期及無進展生存期顯著下降。
目前,對于CTC≥3個/7.5ml的轉移性CRC患者是否需要更改治療方案尚無高級別證據支持,尚待后續研究。
在2019版專家共識中指出:目前暫不推薦將CTC檢測作為食管鱗狀細胞癌患者的早期篩查。但對于ESCC患者而言,外周循環中檢測到CTC(或CTM)均提示預后不良。
關于CTC檢測結果是否可以用于ESCC的分期,是否可用于指導臨床決策(如是否選擇新輔助治療或隨訪過程中是否需要化療等),這些還需要設計更大樣本量、更為嚴謹的研究來探索與證實。
此外,也有學者建議將CTC檢測和臨床TNM分期相結合,為ESCC患者分析預后評價情況,持續動態檢測CTC水平,可反映治療效果及預后,為臨床評估療效及更改治療方案提供重要依據。
在2019版專家共識中提到:對于早期診斷不明確、AFP陰性或影像學不典型的高危患者,CTC檢測可能為HCC早期診斷提供一定的指導意義,有助于可疑早期患者的篩選。
Sun等應用CellSearch平臺選擇術前和術后1個月節點檢測HCC患者的外周血中CTCs,在123例入組病例中有51例患者術前CTCs數目≥2,這些患者的術后復發時間早于CTCs數目<2的患者,認為術前CTCs數目≥2是腫瘤復發的獨立危險因素。
綜合目前的數據,術前CTC檢測在HCC患者預后復發預測中具有一定的價值,常預示復發轉移的可能,術前CTC檢測對BCLC分期A期患者的預后預測更有指導意義,對HCC早期行根治性切除術后患者的綜合治療更有指導意義。
美國國家綜合癌癥網絡(NCCN)前列腺癌指南(2019 - v2版)推薦CTC - ARV7檢測用于輔助mCRPC新型內分泌治療方案的選擇。
文獻指出:CTC計數及對其表型的分析對前列腺癌患者特別是mCRPC在診斷、指導治療和對預后預測上的巨大潛力已經被證實,但仍缺乏大規模的前瞻性研究。
CTC具有隨血液循環播散至遠處器官形成轉移灶的潛力,在反映原發腫瘤特征和轉移性疾病的發生發展方面有重要意義。CTC檢測在腫瘤療效評價、預后評估等方面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臨床醫生在選擇CTC檢測項目時應注意明確其應用場景和適用范圍,以確保CTC檢測的合理應用。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檢驗醫學分會分子診斷學組.循環腫瘤細胞臨床應用與實驗室檢測專家共識[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21,44(11):1008-1020.DOI:10.3760/cma.j.cn114452-20210721-00445.
[2]寧大為,歐洋,崔凱,等.循環腫瘤細胞的富集方法與臨床應用[J].國際腫瘤學雜志,2021,48(3):167-171.DOI:10.3760/cma.j.cn371439-20200629-00033.
[3]蔡貞,鄭磊,劉京萍,等.循環腫瘤細胞檢測走近臨床[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20,43(2):111-114.DOI:10.3760/cma.j.issn.1009-9158.2020.02.003.
[4]馬春輝,張麗娟,胡海旭,等.循環腫瘤細胞檢測的臨床應用及其面臨的挑戰和對策[J].中華病理學雜志,2022,51(3):276-280.DOI:10.3760/cma.j.cn112151-20210804-00550.
[5]黃廣淼,林明哲.循環腫瘤細胞在實體腫瘤中臨床意義的研究進展[J].老年醫學研究,2021,2(3):51-54.DOI:10.3969/j.issn.2096-9058.2021.03.012.
[6]路帥,崔慶,趙強,等.胃癌患者循環腫瘤細胞檢測的臨床意義[J].中國現代普通外科進展,2023,26(4):304-306,309.DOI:10.3969/j.issn.1009-9905.2023.04.012.
[7]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微創外科學專業委員會,《腹腔鏡外科雜志》編輯部.循環腫瘤細胞檢測在結直腸癌中的應用專家共識(2018)[J].腹腔鏡外科雜志,2019,24(1):74-80.DOI:10.13499/j.cnki.fqjwkzz.2019.01.074.
[8]山東省研究型醫院協會胸外科分會,山東省疼痛研究會加速康復外科專業委員會.食管鱗狀細胞癌循環腫瘤細胞檢測技術臨床應用專家共識(2019)[J].山東醫藥,2019,59(23):1-5.DOI:10.3969/j.issn.1002-266X.2019.23.001.
[9]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微創外科學專業委員會.循環腫瘤細胞檢測在肝細胞肝癌中的研究應用現狀專家共識(2019)[J].中華腔鏡外科雜志(電子版),2019,12(4):193-198.
DOI:10.3877/cma.j.issn.1674-6899.2019.04.001.
[10]謝張興,高亮,王晨,等.循環腫瘤細胞在前列腺癌診斷及預后中的臨床應用[J].現代泌尿外科雜志,2022,27(7):609-613.DOI:10.3969/j.issn.1009-8291.2022.07.018.